【編者按】在南科園里,有這樣一群不忘初心、無私奉獻的人:他們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帶領學生遨游知識的海洋,給他們帶來春日暖陽般的關懷;他們是勇闖學術“無人區(qū)”的科學探路者,不斷攀登科學的高峰——他們,就是南科大的老師。
南科大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官網“師道新語”欄目將聚焦教學、科研、育人等方面成績突出的老師,通過深入采訪,以榜樣的力量進一步引領全校教書育人、專注科研的良好風尚。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和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盧海舟獲得了本年度“國家杰青”項目的資助,項目名稱為“磁場中拓撲物質的電子輸運理論”。
日前,盧海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接受了我們的采訪,向我們講述了他在南科大充滿挑戰(zhàn)和成長的旅途。
心無旁騖,相信認真與專注的力量
盧海舟目前主要從事凝聚態(tài)物理的研究,研究興趣是利用量子場論方法研究拓撲物質等新材料中的物相和電子輸運,已有多個理論工作被實驗支持和應用。
盧海舟辦公桌邊的墻上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心無旁騖”四個大字,以此告誡自己要時刻保持專注。
對于做物理理論研究的人來說,用計算機算比用筆算要輕松容易。但盧海舟依然經常在遇到難題時堅持用筆苦算,在幫助自己理清思路的同時,他嘗試從模式化的思維中找到突破口。
“對我而言,做好學術研究的秘訣就是專注?!北R海舟回憶,有相當長的時間他每天都在伏案研究,專注得幾乎顧不上其它。這樣的專注,讓他獲得了寶貴的專業(yè)學識、扎實的研究基礎和豐厚的研究成果,成為幫助他馳騁學術疆場的重要法寶。如今,他在《物理評論快報》《自然》等國際頂級期刊發(fā)表70余篇論文,被引用3000多次,是美國物理學會杰出審稿人,承擔過中組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廣東省多個科研項目,還曾獲得“孔雀計劃”和“鵬城學者計劃”支持。
在獲得此次資助之前,盧海舟已經在磁場中的電子輸運理論方向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物理頂級期刊上發(fā)表了多篇文章。盧海舟說,下一階段團隊希望研究“極強磁場物理”,研究在比地球磁場大百萬倍磁場中電子在固體中的行為,并期待能將拓撲材料推向應用。
談及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的感受,盧海舟說:“我想要感謝的人可以列一個很長的名單。回報他們的最好方式,就是繼續(xù)努力做出更好的成果?!?/p>
盧海舟與課題組學生探討問題
教研結合,與學生共同進步
作為南科大教學科研序列教師的一員,盧海舟除了專注科研,也在教學、學生培養(yǎng)等方面作了許多努力。
盧海舟坦言,在南科大從事教學和研究的很多好處,自己在最初加入時并沒有意識到。一開始,他曾擔心兼顧教學會讓他落下科研進度,但慢慢地他發(fā)現,教研是相互促進的。“我教授的課程是我擅長的領域,同時我還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開設了另外一門研究生課。教學和科研同步進行,我更能把最前沿的科研知識融入進課堂的教學里。同學們有時也會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想法,時常會成為我研究過程中的靈感?!?
在日常的研究和教學中,盧海舟說自己是一個比較“較真”的人。在給本科生開設的量子力學課上,他幾乎不用課件?!拔医痰倪@門課比較偏數學和理論,如果用課件的話,可能我自己教著方便了,但是大多數同學不會那么好理解課程內容?!彼晳T在黑板上一行一行地推導公式,如果遇到教材編寫不完善的地方,就帶著學生們重新推導。“量子力學的教材很薄,但是我們要用一年的時間慢慢‘啃’下來,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們打下扎實的基礎?!?/p>
盧海舟表示,自己今后還要努力更好地平衡科研和教學,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成長。
盧海舟在課堂上
積極探索,培養(yǎng)做研究的“品位”?
盧海舟說,作為南科大家庭的一員,另一個讓他感到十分幸運的原因就是南科大很好地激發(fā)了師生們的研究興趣,保障了師生們的研究空間。
在南科大,創(chuàng)新的“通識教育+專業(yè)教育”人才培養(yǎng)體系使得學生們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專業(yè)。進入專業(yè)學習階段后,學生們可以自行選擇感興趣的課題組加入,更可以根據實際的研究情況轉換課題組,接受個性化的教學培養(yǎng)。老師們也可以結合國家和社會的重大需求,主動創(chuàng)建自己的課題組和研究方向,做自己擅長的研究。盧海舟說:“也有學生中途離開我們課題組,有時是因為他們發(fā)現了其它興趣,有時是因為他們想要換一個領域接觸全新的知識。我很支持他們的選擇?!?/p>
作為學術導師,盧海舟鼓勵學生們在科研方面多見識、多嘗試,培養(yǎng)做研究的“品位”?!澳峡拼竺磕赀x擇物理系的同學都非常多,這讓我感到相當驚喜。這些學生都對物理有著極大興趣,自由的專業(yè)選擇使得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強?!痹诒R海舟看來,興趣是打開科研大門的鑰匙,專注與謙虛能支撐一個人在專業(yè)道路上走得更遠。
盧海舟向學生講解題目
在學術導師這一身份之外,盧海舟還作為書院生活導師,每年都會迎接一批“初出茅廬”的新生。他常常給同學們這樣的建議:“做好高中和大學的過渡,尤其需要重視大學的第一個學期,要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
?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在2019年畢業(yè)典禮的講話中說?“Hope your road is a long one, full of adventure, full of discovery”。盧海舟對此很有共鳴?;赝麃淼侥峡拼蟮倪@幾年,他感覺自己時時都在面臨著不同的探險:科研、教學、育人,每一項工作要做好都不輕松。這些挑戰(zhàn),時刻督促著他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
“擁有充滿探險與發(fā)現的人生,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時,你會發(fā)現,這些挑戰(zhàn)其實都是祝福,是讓自己收獲成長的機會?!北R海舟說。
文字:董沁陽、劉馨
攝影:學生新聞社
編輯:勞湘雯